在英国看完《奥本海默》后,我的心好累

来源:人气:704更新:2024-02-16 12:00:11

原标题:在英国看完《奥本海默》后,我的心好累

《奥本海默》今天定档了,下个月的30号,诺兰粉就能在大银幕看到偶像暌违三年的新作。

等不及的粉丝,早就在上周周末跑到了香港和澳门去看足本。据悉,香港是全亚洲唯一放映35mm胶片版《奥本海默》的地区,广东的诺兰粉可以前往香港先睹为快。

而正點观影的一位同事已在英国上映首日就去支持了。尽管在伦敦市中心,但影院给《奥本海默》的排片并不多,基本都给《芭比》了。

根据Box Office Mojo统计的数据,截止至7月23日,《芭比》的票房几乎是《奥本海默》的两倍。没想到,诺兰弃暗(华纳)投明(环球)后,华纳没有因此损失惨重,还开发出了《芭比》这部印钞机。

‍两部电影粉丝可谓是互相斗法‍‍‍,‍‍‍‍‍‍‍‍‍‍‍‍‍‍‍‍‍‍‍‍‍‍‍‍‍‍‍‍‍‍‍‍‍‍‍‍‍‍‍‍‍‍Instagram‍和Ti‍kTok等平台出现大量充满讽刺意义的帖子或网络迷因,可谓赚足了话题。

‍‍

不少国内观众已经看过了《芭比》,也听闻了不少《奥本海默》的评价。目前在电影网站Metacritic上,《奥本海默》评分要高于《芭比》。这越发让人好奇,这部电影到底拍得怎么样。

在影片在内地上映前,我来做个小小的前瞻:

1945年原子弹成功发射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便宣布结束。当年的《科学月报》(The Scientific Monthly)刊登了奥本海默与另外两位科学家的照片,称他们为当代的“普罗米修斯”,并赞扬他们“为人类带回宙斯的雷霆”。

如今回看“普罗米修斯”这个赞美多少有些反讽。原子弹的诞生,仿佛预示了人类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随后大半个世纪,无数人都在围绕着核武器的道德属性争辩,曾经被誉为“普罗米修斯”的奥本海默,迎来了一场银幕的审判。

《奥本海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首部人物传记片,但早在20年前,诺兰就为美国商业大亨霍华德·休斯(《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原型人物)写过一版剧本。可惜,这个剧本最后没拍出来,因为当时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接手了这个项目,已经和小李子拍了部《飞行家》。

《飞行家》

从霍华德·休斯到奥本海默,两个历史人物在诺兰这里其实是有汇流的地方——核弹。奥本海默是原子弹的重要开发者,而霍华德·休斯开发的H-4大力神飞机,差点就成了原子弹的运输者。

所以如果由诺兰来拍《飞行家》,很可能会跟马丁·斯科赛完全不一样的叙事重点。

诺兰是1970年生人,生于冷战的他,童年时值核裁军运动如火如荼进行中,英国皇家空军格林纳姆门空军基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核示威运动,他就在这样一种对核浩劫的恐惧中成长。在《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崛起》中,诺兰就设置了一个小型核弹的危机。

《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崛起》

这一次,诺兰不是展示危机,而是更深入去挖掘制造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奥本海默。

首先,《奥本海默》跟《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信条》这种玩脑洞的电影不同,它少了很多官能刺激,三小时时长,让人觉得艰涩疲惫,甚至是乏味。

当观众忽略掉绝美的画面与振奋的配乐后,《奥本海默》冰冷得像百科。电影里各种穿梭的角色不断谈论着奥本海默如此天才,着实令人索然无味。

夸张地说,这种“孜孜不倦”的褒奖变成了诺兰的镜像投射,反映了他自我意识过剩。诺兰在《奥本海默》的发挥似乎陷入对自己电影技术极度自恋的怪圈而忽视了电影文本更为重要的本质。

《奥本海默》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并不能让人从中感受到奥本海默是个多么深刻且复杂的个体。奥本海默这个绝对的第一主角,被塑造得平面且寡淡,观众只能通过其他角色的口中得知他是个很重要的人。

诺兰试图通过无休止的非线性叙事、银幕黑白与彩色的切换和过载的配乐来操控观众的情绪,没有一丝留白。诺兰拼命营造一种视听体验,在过往拥有无限发挥空间的作品里,这些电影工业技术能与电影文本相辅相成,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盗梦空间》

但对于《奥本海默》来说,这些技术的滥用反而变得喧宾夺主、方枘圆凿、用力过猛。比起个人传记,《奥本海默》已经偏题成一部叫“曼哈顿计划”或“原子能委员会”的政治电影。制造原子弹的故事反而占的篇幅远没预期那么多。

同样是科学家传记,《模仿游戏》对图灵的塑造更加轻盈,故事情节更能推动观众的情绪。反观《模仿游戏》的高潮,整组科学家在受到启发后跑回研究室,齐心协力地调整解密机“克里斯多夫”并最终破解了德军讯息“Enigma”,突破了漫长的研究瓶颈,剧情与配乐的层层递进,看着银幕里角色的喜极而泣,我相信很多观众也热泪盈眶。

《模仿游戏》剧照

你以为《奥本海默》的主要内容本该是站在房间里谈论物理学的人,期待诺兰能将自己的工匠精神落实到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众科学家,如何一步步试错、一步步突破,乃至细节到原子弹的螺母和螺栓的诞生?

错了,《奥本海默》更多的笔墨放在喋喋不休的听证会,它更像是部政治惊悚片。

不可否认,《奥本海默》的镜头语言和画面美学延续了诺兰一贯的风格,非常耀眼。美,但也凌乱。电影有很多物理反应的特写,碎片化地出现在奥本海默与他人交谈时脑海浮现的“既视感”。

电影里那些核裂变的画面是美的,但是瞬息即逝。诺兰本可以把自己对电影图像的美学放置在核裂变和核链式反应中,并有逻辑地把画面掌控集于大成,赋予空镜意义。

同样是胶片下的自然奇观,《火山挚恋》留白且漫长的镜头更加出色,在这部纪录片里的环境刻画恰如其分地融入故事整体。反之,《奥本海默》里的这些镜头略显割裂,仅除原子弹核爆的一幕绝美到无可挑剔。

《火山挚恋》剧照

电影里除了将极大的篇幅分配给了饰演奥本海默的基利安·墨菲以外,还有饰演刘易斯·施特劳斯小罗伯特·唐尼

虽然两位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但也掩盖不了角色分配失衡的问题。不少观众表示,唐尼饰演的“反派”,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将奥本海默推向窘境的始作俑者——施特劳斯锋芒在电影后期愈发盖过奥本海默,使得电影政治惊悚味更浓。

其他角色由于篇幅不够,导致呈现出来的形象比较零碎且刻板,甚至有观众评价影片里的爱因斯坦是个完全一维的卡通人物,他出现只是为了传授善良的智慧,人物塑造的格调与电影完全不符。

令人诟病最多的就是两位女性角色——奥本海默的女友吉恩·塔特洛克以及妻子凯瑟琳·奥本海默,诺兰对于这两位女性角色的设置显然是失败的。哪怕这两位女性本身就是出色的科研学者,诺兰却依然复刻着焦躁的前女友和哭泣的妻子这种工具式形象。

不巧,因反思男性中心主义而获得赞誉的女性主义电影《芭比》同期上映,使得诺兰对女性角色的剥削显得更加刺眼。

人物传记片是诺兰的一次电影体裁转型,不能尽善尽美也在情理之中。他试图抛出的思考是具有闪光点的。

这个闪光点恰恰出现在评价两极分化的最后一小时——关于原子弹落地的战后反思。部分观众认为这部分是冗长的,他们认为在结束震撼的核爆后就应该及时停止,达到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另一部分观众却认为这恰恰是诺兰拍摄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核心哲思。

最后一小时,诺兰详细着墨了奥本海默对于死于核爆人们产生的罪疚感。此刻,奥本海默内心的煎熬宛如替人们偷火种后的普罗米修斯,陷入宙斯的惩罚。

如今,离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已经过去了78年,原子弹是否应该存在的道德探讨依旧没有盖棺定论,人们众说纷纭。有很多人认为发明原子弹的科学家们是政治的帮凶,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原子弹的威慑力,大大地缩短了战争。

以辩证的角度思考原子弹的存在,两种立场都是事实,而两种都有理的说法并置在一起,必然引发悖论的效果。我相信这个思考是诺兰别有用心的设置。诺兰借助奥本海默的生平经历,思考了科学进步的道德影响以及表达了科学与政治注定交织的思辨。这部电影还原了科学家们创造和破坏的探索,凸显了伴随人类创新而带来的责任重担。

《奥本海默》到底算不算是部好的传记片,得一个月后更多观众看完后才能下定论。《奥本海默》是诺兰拍摄传记电影的起点,如果他以后愿意尝试更多的传记题材,《奥本海默》必不是终点。

若《奥本海默》是诺兰的传记绝唱,那么这份答卷也许会让部分观众失望。

撰文:冯钰炫、伍迪不艾伦

编辑:斯皮尔伯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Description of the image
首页
娱乐新闻
电影资讯
网络游戏